作者: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2-09-30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關鍵詞:物聯網信息技術科技創新 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性最強的高技術之一,信息技術水平和信息化能力是國家創新能力的突出體現,是未來科技創新最……
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性最強的高技術之一,信息技術水平和信息化能力是國家創新能力的突出體現,是未來科技創新最重要的領域之一。毫不夸張地說,任何行業只要與信息技術交叉融合,就會產生巨大進步,這是其他任何技術無法比擬的。信息產業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倍增器、發展方式的轉換器、產業升級的助推器,是國際競爭力、國防實力、綜合國力的集中體現。我國政府充分認識信息產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明確提出了優先發展信息產業、使其做大做強,并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改革開放30年來,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正推動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與人類社會的進步,同時也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工作、學習、生活的方式發生著質的飛躍。回顧社會發展史,從農業文明到工業文明、再到信息文明,人們的價值觀念和生活取向正隨著技術進步的鏈條不斷進行調整和適應。
我認為,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單純是技術上的進步和成長,而且也是信息技術迅速滲透到其他行業,并逐步涉足和植根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過程。信息產業已經、并將繼續和其他產業建立起越來越緊密的聯系,以其特有的最廣泛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對其他產業的發展起到倍增器和加速器的作用,產生了重要的經濟與社會效益。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國家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源泉,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新的增長點,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計算機、通信以及遍布全球的計算機國際互聯網縮短了時空,開放的社會使經濟要素的流動不再有國界;電子政務為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構筑服務型政府發揮著重要作用;電子商務蓬勃興起,已成為商業銷售的重要形態。數字化3C產業、“三網融合”、移動支付、物聯網應用,創新發展正成就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近幾年,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各國政要紛紛以政治家的膽略和戰略思維提出了振興本國經濟、確立競爭優勢的關鍵戰略。2009年美國奧巴馬政府把“智慧地球”上升為國家戰略;歐盟也在同年推出《歐洲物聯網行動計劃》;溫家寶總理在2009年提出了“感知中國”的理念,我國政府于2010年把包含物聯網在內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等七個重點產業,列入“國務院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同時納入我國“十二五”重點發展戰略及規劃。日本在2009年頒布了新一代信息化戰略“i-JAPAN”;韓國2006年提出“u-Korea”戰略,2009年具體推出IT839戰略以呼應“u-Korea”戰略;澳大利亞推出了基于智慧城市和智能電網的國家發展戰略;此外“數字英國”、“數字法國”、“新加坡智慧國2015(iN2015)”等等,這些從國家角度提出的重大信息化發展目標,將作為各國走出金融危機、重振經濟的重要戰略舉措。
來源:搜狐首頁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