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劉雪云來源:網縱會展網 發表時間:2016-03-31關注 次 | 查看所有評論
內容摘要: 展會期間農民踴躍購種。 35元一袋的水稻雜交種,價格劃算,而且還是品牌貨。家住龍門鎮鄉社村7組的馬瓊華面對優質稻種,一出手就買了6袋。在綿陽市第二屆農資交易會現場,購買……
展會期間農民踴躍購種。
“35元一袋的水稻雜交種,價格劃算,而且還是品牌貨。”家住龍門鎮鄉社村7組的馬瓊華面對優質稻種,一出手就買了6袋。在綿陽市第二屆農資交易會現場,購買種子、農藥、化肥的農民群眾絡繹不絕,交易會參展商家也盡心盡力提供優質服務。
據了解,3月18-20日在綿陽涪城區龍門鎮綿陽農資批發市場舉行的 “2016綿陽第二屆農資交易展示會”上,300多家綿陽本地,以及來自北京、吉林、內蒙古、山東、浙江、福建等省內外的農資企業負責人到會,并陸續展出2000多個農資品牌。展會涉及的農資產品包括種子、農藥、化肥、獸藥、飼料、農機、農具、農業技術推廣等方面。與此同時,圍繞飼料、種子、動物疾病防治,主辦方精心設計了6個主題論壇。此外,展會還首創了西南農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實現O2O線上線下交易的電商體驗。三天交易會現場成交額1.03億元。
經銷商:
向服務種植業大戶轉方式
參加交易會的欣鑫農資有限公司冉經理做農資銷售10多年,近年來,農村經營主體的變化讓他的經營方式有了很大的變化。他說“我在綿陽有十多個經營網點,以前每個網點銷售基本上是坐等客戶上門,去年開始我們主動出擊,盯到那些種植業大戶,主動為他們服務,種子農藥化肥全套配送。今年我們農資銷售額直銷大戶占到了50%。”綿陽市2015年單季主要糧食種植面積30畝以上大戶達到2580戶,專業合作社62家,家庭農場2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8家,種糧面積23.76萬畝。隨著經營主體的進一步的轉變,促進了農資經營商的經營模式轉變。江油永勝鎮桐柳村曾淑華流轉土地2000畝,全部種植水稻和油菜,他說:今年水稻種子用種7000斤左右,我們在經銷商那里配種肥藥,價格要比零售便宜10%以上,明年如果還要增加面積,我們可能會直接跟種子生產企業聯系購種。“隨著農村經營結構調整,集約化種植規模起來后,將加快種子生產企業對種植大戶的直銷方式”綿陽市種子協會負責人何學武說。
農資電商:
配送和服務是瓶頸
今年綿陽市農資交易展會還首創了西南農資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對于農資電子商務的發展,史丹利綿陽經銷商姚平說:“種植大戶一般都到實體店選擇農資產品,通過電商購買農資的大都以少、小、散、遠的農戶為主,運輸成本大”。“西南地區規模種植面積跟長江中下游地區比較起來,由于地理環境的原因,規模種植增長要緩慢一些,加上種植大戶流轉土地后大多與種子企業、經銷商通過直銷的方式購種肥,質量有保障,技術有配套,價格優惠,維權也可追溯,農資電商還需進一步完善。”綿陽市種子管理站站長李維平說。
四川匯力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從去年以來開始組建匯力網農資電商服務,據匯力網相關負責介紹:農資電商還是需要有相應的網點作依托,目前通過匯力網電子商務銷售的農資產品,均依托于匯力農資連鎖有限公司多年來建立起來的經銷網點,配送、農化的服務等才能落地。除此之外,何學武認為:土地集約化程度越高,電商的發展步伐才越快。
專題論壇:
推動綿陽現代農業發展
長期以來,綿陽都是傳統的制種大市,全市各類農作物種子生產面積常年在30萬畝左右,產種6000萬公斤以上,外銷量占總量的90%以上。目前,在綿陽境內注冊從事種子科研、生產、經營的企業達50家,四川省前10強中綿陽就占4家,涵蓋水稻、玉米、油料、蔬菜等多種農作物。有力地推動了綿陽“西南種業高地”和綿陽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擴大了綿陽種業宣傳和銷售渠道。本次展會針對種植業還舉辦了 《糧食生產安全鏈管理一站式服務》、《新形勢下種業風險控制》、《水稻輕簡化栽培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等主題演講。綿陽市國家制種基地的制種大戶、種子經銷商等聽了論壇演講紛紛表示受益匪淺。綿研種業經理范偉對中種集團西南分公司鄭剛就水稻栽培發展方向的演講很感興趣,他認為“機械化直播應該是種植規模集約化后的必然發展方向,只是目前由于體量小,對前期投入,機械設備的配套還要進一步的加強。”
找展會信息,就上Vanzo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