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APEC、杭州G20到“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中國又一次站到世界的舞臺,引發全球矚目。這一次,距上一次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簡稱杭州G20峰會)不到一年的時間。5月14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簡稱高峰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
作為本次高峰論壇接待人數最多、會議最多、配套服務和配套功能最多、啟動最早的場館,國家會議中心再一次引起廣泛關注。
注重服務的每一個環節
根據日程安排,此次高峰論壇分為兩部分:即開幕式、平行論壇、雙邊會議、簽約以及新聞中心均設在國家會議中心;主會場設在北京懷柔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簡稱雁棲湖會議中心)。
記者從國家會議中心了解到,為辦好此次高峰論壇,國家會議中心在原有培訓體系的基礎上,制訂了一套完善的培訓計劃,從技能和禮儀入手,全面升級服務水準。針對此次接待服務中簽約儀式較多的特點,進行了簽約流程專項培訓。從常規的右手服務,變更為在客人外側提供服務,這樣簽約者會感到更加方便。從簡單的服務站位、開合簽約本、吸墨器用法、遞換簽約本,到挪椅離場,每個環節都不厭其煩地反復演練,以達到標準統一、動作一致。
而服務此次高峰論壇的貴賓,則更是重中之重。為此,國家會議中心組建的“貴賓服務隊”,擁有2014北京APCE領導人會議周、杭州G20峰會的接待經歷。
據透露,為了更好地完成此次高峰論壇服務,國家會議中心設置了“腳本式”接待方案,大到場館設備設施的運行,小到工作人員服務站立時腳尖的弧度,都進行了專業設計。
作為此次高峰論壇主會場的雁棲湖會議中心,則以“鴻雁展翼、漢唐飛揚”為設計理念,體現開放與融合、對話與溝通的內涵。
新聞中心提供信息和技術保障
此次高峰論壇吸引了全球4000多名中外記者與會,1萬平方米新聞中心設在國家會議中心并于5月12日正式運行,為中外媒體記者提供信息和技術保障等服務。
據介紹,此次高峰論壇新聞中心設有綜合服務區、媒體公共工作區、媒體專用工作區、新聞發布區、官方圖片中心、公共信號服務區、衛星傳送服務區、演播室、單邊直播報道點、茶歇區、媒體餐飲區、祈禱室、醫療室、媒體集合點和文化展示區共15個功能區,有538個工位供媒體記者使用。為保證媒體記者隨時發稿,每個工位都配有兩個電源插座和1個網絡接口。其中,百余臺工位配備了統一的筆記本電腦,部分工位還配有多語種音頻接口,不僅備有復印機、打印機、傳真機、固定電話等設備設施,每一臺機器前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負責指導使用。此外,新聞中心的無線WLAN網絡出口帶寬1000兆,可滿足3000人同時使用。
在媒體用餐區,各種“絲路”元素應接不暇。據介紹,國家會議中心廚師團隊從2016年年底就開始構思,結合“一帶一路”會議主題、沿線國家風土人情、文化內涵,用面塑、糖藝、果蔬雕等工藝設計了眾多特色擺臺,讓中外記者在媒體餐飲區也能直觀感受到由浪花與駱駝造型擺件呈現的此次高峰論壇的會標。
國家會議中心有關人員表示,盡管服務高峰論壇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但也借此機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頂級會展服務,再向世界樹立了中國的會展品牌。